本文目錄一覽哪些中草藥會影響甲亢的恢復之前在百度上看到有說川烏草烏對甲2,治療甲亢的中草藥效果好的有哪些3,吃什么中藥治甲亢4,治甲亢的中藥方5,中草藥治了甲亢的方子有哪些6,得了甲亢吃什么中藥好7,治療甲亢的常用中藥有哪些哪些中草……
本文目錄一覽
1,哪些中草藥會影響甲亢的恢復之前在百度上看到有說川烏草烏對甲
不可用川烏草烏.只能用法夏降胃肺之氣.用川浙貝軟堅化痰
2,治療甲亢的中草藥效果好的有哪些
甲亢難以徹底根除,治愈后容易復發,治療甲亢成了很多甲亢患者關注的話題。有哪些中草藥可以幫助治療甲亢呢?我為你準備了治療甲亢的中草藥,大家來看看治療甲亢的中草藥都有哪些吧! 治療甲亢的中草藥: 干地黃 【來源】 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地黃的干燥塊根。主產于河南。 【別名】 生地黃。 者,可用干地【性味】 甘、微苦,寒。 【功效】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易激動,性情急躁,舌紅或 服。5~6劑為一療程,26 食,消瘦,口渴喜【主治】(1)甲亢患者見有低燒(體溫一般低于38℃),怕熱,肌膚灼熱,皮膚溫濕,精神亢奮,深紅,苔白薄,脈沉數屬于肝經熱盛,治宜清肝熱,養肝陰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黃30g,配伍水牛角15g,鱉甲30g,知母10g,白芍15g,丹皮10g,甘草5g,水煎(2)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見有易饑多足,虛火上炎,治宜飲,多汗,大便頻數而干燥,舌紅苔少,脈沉細數屬于胃陰不 滋養胃陰,生津止渴者,可用干地黃30g,配伍淮山20g,麥冬20g,法夏10g,黨參15g, 3~4個療程。 玉竹20g,知母10g,水煎服。6~7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用法用量】 水煎服,15~30g。 【使用注意】(1)本品性寒而質膩,脾虛大便溏薄者不宜用。(2)若無生地黃,可用鮮地黃代之(其用量可加倍)。鮮地黃比之生地黃,清熱涼血之力強,而養陰生津力遜。 【臨床評價】 生地黃甘寒質潤,擅于清熱養陰,對于甲亢患者,不論其是肝經熱盛,或胃陰不足,或肝腎陰虛,都有一定療效,且無毒性,可以久服,但需注意其寒膩之弊。 治療甲亢的中草藥: 山茱萸 【來源】 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主產于浙江、安徽、河南、陜西、山西等地。作為藥用,主要為曬干或烘干用。 【別名】 棗皮,山萸肉。 【性味】 酸,微溫。 【功效】 滋補肝腎,斂汗止漏。 【主治】 (1)甲亢見有汗多,日夜不止,皮膚溫濕,消瘦、神疲乏力, 記憶力 減退,心悸氣促,口干口渴,四肢常見紫癜,白細胞總數偏低,血小板壽命縮短,舌淡紅,苔白,脈沉細弱等屬于肝腎陰虧,治宜滋養肝腎,生津止汗者,可用山茱萸15g,配伍牡蠣30g,浮小麥30g,黨參15g,淮山20g,金櫻子18g,水煎服。每天一劑,7~9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3~4個療程。 (2)甲亢見有夢精,早泄,尿頻,夜尿增多,婦女月經過多或漏下日久不止,色淡紅,舌淡嫩,苔白,脈沉弱等屬于腎氣不固,治宜補益腎氣,固精止漏者,可用山茱萸15g配伍沙苑子15g,龍骨30g,蓮子(蓮心并用)30g,女貞子15g,旱蓮草10g,水煎服。每天一劑,3~5劑為一療程(對于漏下,服藥3劑仍下血不止者,宜找其原因,或改用其他藥方),若有療效,則可服3~4個療程。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15g。對于漏下證,病情較 治療甲亢的中草藥:山慈姑 【來源】 為蘭科植物杜娟蘭和獨蒜蘭的假球莖。主產于我國西南地區、黃河流域等。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 【別名】 毛慈姑。有些地區將百合科多年生纖弱草本植 物老鴉瓣的鱗莖,亦作山慈姑用,藥名為光慈姑。 重者,可用30g。 【臨床評價】 山茱萸既能滋養肝腎,又能斂汗止漏,屬滋養性固澀藥,對于甲亢見有虛汗不止,或崩漏、滑精等證的治療,有標本兼顧之優點。本品副作用較少,可以久服。 【性味】 辛,寒。有小毒。 【功效】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 【主治】 (1)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而不痛,用手捫之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結節,質韌,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不粘連,隨吞咽上下移動,伴怕熱,多汗,心煩不安,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等屬于痰熱凝結,治宜清熱化痰,軟堅散結者,可用山慈姑8g,配伍玄參15g,皂角刺10g,牡蠣30g,浙貝母10g,麥冬15g,法半夏12g,生甘草5g,水煎服。每天一劑,6~8劑為一療程,若有療效,可再服2~3個療程?,F有用于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又稱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腺瘤等見有上癥屬于痰熱凝結者。 (2)甲亢見有低燒(輕、中度發熱),身熱,咽喉腫痛,全身不適,手顫,多汗,心悸,并見甲狀腺腫痛,頸前區疼痛,向下頜、耳、牙床或枕后部放射,吞咽或轉動頸部時疼痛加重,局部(甲狀腺處)壓痛明顯,舌紅,苔白薄,脈浮數,屬于上焦熱毒壅盛,治宜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者,可用山慈姑8g,配伍夏枯草15g,野菊花15g,葛根30g,羌活10g,薄荷5g,穿心蓮15g,甘草5g,水煎服。每天一劑,病重者可一天二劑,3~5天為一療程。一般是3~5天,熱退痛止。若仍發熱,可再服一個療程。熱退痛止后,宜據辨證,另立處方,繼續治療3~4周,此類甲亢則可治愈?,F多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合并甲亢屬于上焦熱毒壅盛者。對于服用過量甲狀腺片而出現上癥被診為醫源性甲亢屬于上焦熱毒壅盛者,亦可用上方治療。 【用法用量】 水煎服,5~8g。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久(一般是不宜超過一個月)。

3,吃什么中藥治甲亢
玄參.生地黃.丹參浙貝母夏枯草各15克穿山甲.貓爪草.各18克.三棱.莪術各12克黃藥子10克水煎一天一劑
.

4,治甲亢的中藥方
甲亢見有低燒,潮熱,怕熱,汗多,肌膚灼熱濕潤,心煩急躁,焦慮不安,失眠夢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為你怎么了治甲亢的中藥方治甲亢的中藥方都有哪些呢? 治甲亢的中藥方 牡蠣 【來源】 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大連牡蠣,或近江牡蠣等的貝殼。主產于沿海地區。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或火煅用。 【性味】 咸,微寒。 【功效】 平肝潛陽,軟堅散結。 【主治】 (1)甲亢患者見有手顫,多動,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失眠多夢,自汗盜汗,夢精或早泄,心悸,心跳加快,舌紅苔白,脈弦細數屬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治宜平肝潛陽為主, 服。每天一劑,7~10劑為一療程,若有療效,可服3~4個療程。 (2)甲亢患者見有甲狀腺腫大(彌漫性、對稱性腫大),質軟或稍韌,伴凸眼,呈驚恐狀態,眼瞼閉合時,瞼緣顫動,舌紅苔白,脈弦數屬于痰火凝結,治宜軟堅散結,清熱化痰者,可用牡蠣(生用)30g,配伍浙貝母10g,鱉甲20g,丹參10g,夏枯草15g,車前子12g,守宮(即壁虎)8g,水煎服。每天一劑,7~9劑為一療程,若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F多用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瘤等屬于痰火凝結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5~30g。牡蠣用于甲亢時多為生用。 鱉甲兼有滋陰作用,因此,上證兼肝腎陰虛者,宜首選鱉甲。 郁金 【來源】 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郁金、莪術,或姜黃,或廣西莪術的塊根。主產于四川、廣西、云南等地。作為藥用,主要為生用。 【別名】 玉金、白絲郁金。 【性味】 辛、苦,寒。 【功效】 活血行氣,涼血清心,疏肝解郁。 【主治】 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日久不消,質稍韌,可為單個或多個結節,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不粘連,隨吞咽上下移動,伴怕熱,記憶力減退,難眠易醒,神志淡漠,抑郁寡言,舌暗紅,苔黃,脈弦數等屬于肝經瘀熱郁積,治宜活血行氣,涼血清心,兼以疏肝解郁者,可用郁金12g,配伍丹參15g,姜 【臨床評價】 牡蠣與鱉甲都有軟堅散結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火凝結者。所不同者,輔以滋養肝腎者,可用牡蠣(生用)30g,配伍白芍15g,龍骨30g,珍珠母30g,肉蓯蓉15g,天門冬15g,水煎 黃10g,山梔子10g,青皮10g,鱉甲30g,柴胡5g,水煎服。每天一劑,7~9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F多用于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并發甲亢、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狀腺腺瘤、亞急性甲狀腺炎并發甲亢等見有上癥屬于肝經瘀熱郁積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8~12g。不宜與丁香共用。 【臨床評價】 (1)活血行氣之品,性味多為偏溫,但郁金卻屬苦寒,因此,對于瘀熱郁結于肝經,治宜活血行氣,涼肝解郁者,宜首選郁金。 (2)郁金與山慈姑都有清熱散結的作用,都可用于甲亢伴甲狀腺腫大。所不同者,山慈姑重在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適于痰熱凝結(痰熱俱盛)者;郁金則重在活血解郁,適于 瘀熱郁積(以瘀為主)者。 知母 【來源】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莖。主產于 河北、山西、廣東等地。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 【性味】 苦、甘,寒。 【功效】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主治】 (1)甲亢見有低燒,潮熱,怕熱,汗多,肌膚灼熱濕潤,心煩急躁,焦慮不安,失眠夢多,神經過敏,精神不集中,舌嫩紅,苔白,脈細數等屬于陰虛火旺,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除煩者,可用知母12g,配伍黃柏10g,熟地30g,天門冬20g,浮小麥30g,龍齒30g,水煎服。每天一劑,7~9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 (2)甲亢見有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乏力,食欲亢進,易饑,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沉數屬于肺胃熱盛,治宜清熱瀉火,生津止渴者,可用知母12g,配伍石膏20g,竹葉15g,麥冬15g,黨參15g,葛根30g,淮山20g,水煎服。每天一劑,5~6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F多用于甲亢、甲亢并發糖尿病等見有上癥屬于肺胃熱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12g。 【臨床評價】 (1)知母雖屬苦寒之品,但質潤而不燥,既可用于實熱證,亦可用于虛熱證,是甲亢的常用藥。 (2)知母屬性寒質潤之品,能滑腸,因此,甲亢見大便次數增多,呈糊狀,含不消化食物屬于濕困脾胃或脾虛濕盛者,均不宜用知母。 夏枯草 【來源】 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夏枯草的帶花的果穗。主產于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 【性味】 苦、辛,寒。 【功效】 清肝明目,消散郁結。 【主治】 (1)甲亢見有突眼,流淚,畏光,異物感,眼脹或刺痛,結膜充血,水腫,舌紅苔白,脈浮數等屬于肝火上炎,風熱犯眼,治宜清肝明目,疏散風熱者,可用夏枯草15g,配伍野菊花15g,蟬蛻3g,密蒙花12g,谷精草15g,桑葉15g,水煎服。每天一劑,3~5劑為一療程。一般是一個療程即可治愈眼疾?,F多用于浸潤性突眼(Graves眼病)并發暴露性角膜炎見有上癥屬于肝火上炎,風熱犯眼者。 (2)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用手捫之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結節,質稍韌,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表面光滑,隨吞咽上下移動,伴怕熱,汗多,煩躁易怒,咽喉有異物感,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等屬于痰 火郁結,治宜清熱化痰,消散郁結者,可用夏枯草15g,配伍浮海石15g,牡蠣(生用)30g,浙貝母10g,玄參15g,荊芥穗10g,水煎服。每天一劑,7~9劑為一療程,若有療效,可服3~4個療程?,F多用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多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腺瘤等見有上癥屬于痰火郁結者。 (3)甲亢見有發熱(多為中度發熱),畏寒,全身不適,咳嗽,痰黃粘稠,頸前區疼痛,疼痛可向下頜、耳、牙床及枕后部放射,咳嗽、吞咽、轉動頸項時疼痛加重,甲狀腺腫大, 并有明顯壓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屬于上焦風熱挾痰,治宜清熱化痰,疏風散結者,可用夏枯草15g,配伍野菊花15g,柴胡10g,黃芩10g,荊芥穗10g,連翹10g,薄荷5g(后下),水煎服。每天一劑,病重者可一天2劑,3~5天為一療程。一般是3~5天可見熱退,甲狀腺腫痛消失,此時,宜改用其他方藥再調理2~3周;若仍發熱,可再服2~3天?,F多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并發甲亢見有上癥屬于上焦風熱挾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15g。 【臨床評價】 (1)夏枯草入肝經,亦走上焦。既能清泄肝火,又能疏風散結,對于甲亢并發暴露性角膜炎、亞急性甲狀腺炎并發甲亢屬于肝經有熱,風熱上犯者,其療效快速而可靠。但對于甲 作進一步的總結與觀察。 (2)夏枯草與浮海石都有清熱、化痰,散結的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熱(或痰火)郁結者。所不同者,浮海石咸寒,化痰、軟堅之力較強,適于痰熱凝結,以痰結為主要矛盾者;夏枯草苦、辛,寒,清火、散結之力較強,適于痰火郁結,以火郁為主要矛盾者。 珍珠母 【來源】 為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或珍珠貝科合浦珠母貝等動物貝殼的珍珠層。全國各地的江河湖沼都有出產。作為藥用,主要為生用或煅用。 【性味】 咸,寒。 【功效】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主治】 參照石決明條目。 【用法用量】 水煎服,20~30g。用于甲亢時多為生用。 【臨床評價】 珍珠母與石決明都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作用,其藥力及適應范圍均甚相似。所不同者,珍珠母兼有安神定驚的作用,對于甲亢見有心悸,失眠夢多等心神不安者,則以珍珠母為優;石決明則清肝明目之力較強,對于甲亢并發暴露性角膜炎屬肝火上炎者,則以石決明為優。 浮小麥 【來源】 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麥未成熟的穎果,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故名浮小麥。全國各地均產。作為藥用,主要為生用。 【性味】 甘,涼。 【功效】 益氣,除熱,止汗。 【主治】 甲亢見有汗多,皮膚溫濕,怕熱,低熱(38℃以下),消瘦易饑,能食乏力,心煩不安,多言好動,思維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甚至有幻覺,似精神分裂癥,難寐易醒,心悸怔忡,口干口渴,舌嫩紅,苔白,脈沉細數等屬于氣陰兩虛,陰津不守,治宜益氣除熱,養陰止汗者,可用浮小麥30g,配伍麥冬20g,地骨皮15g,牡蠣30g,山茱萸12g,知母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劑,7~9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3~4個療程。 狀腺腺瘤并發甲亢(即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腺瘤)、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并發甲亢屬痰火郁結者,其療效則緩慢,其療效的可靠性仍需 【用法用量】 水煎服,20~30g。 【臨床評價】 (1)浮小麥甘能益氣,涼可除熱,且有止汗功效,對于甲亢見有汗多或低熱屬于氣陰兩虛者,有一定療效,但需重用(30~50g),且需多服(7~9劑以上)才能見效。(2)浮小麥與山茱萸都有止汗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見有汗多屬于氣陰兩虛者。所不同者,山茱萸適于腎氣腎陰不足者;浮小麥則適于心氣心陰不足者。 浮海石 【來源】 浮海石是兩類藥材的通稱:一是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的干燥骨骼,又名石花;一是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又名海乳石。兩者均產于我國南方沿海各地。作為 【性味】 咸,寒。 【功效】 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 甲亢患者見有甲狀腺腫大(單側或雙側),隨吞咽上下移動,用手捫之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結節,質稍韌,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表面光滑,伴突眼,雙眼凝視,瞬目少,呈驚恐狀,怕熱,消瘦,煩躁不安,咽喉時有異物感,舌紅,苔黃,脈滑數等屬于痰熱凝結,治宜清熱化痰,軟堅散結者,可用浮海石20g,配伍生牡蠣20g,珍珠母30g,石仙桃15g,莪術10g,麥冬20g,法半夏10g,水煎服。7~9劑為一療程,若有療效,可服3~4個療程?,F多用于毒性彌章漫性甲狀腺腫、多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腺瘤等見有上癥屬于痰熱凝結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20g。 【臨床評價】 (1)浮海石軟堅散結之力較強,宜于甲亢而有甲狀腺腫物大者;若無甲狀腺腫大,而有突眼屬于痰熱凝結者,亦可用。 (2)浮海石與牡蠣都有軟堅散結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而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火凝結者。所不同者,牡蠣兼滋養肝腎,適于肝腎陰虛,虛火灼津為痰,正虛邪實者;浮海石則適于肝 肺痰熱互結,正邪俱實者。 海蛤殼 【來源】 為軟體動物簾蛤科海蛤的貝殼。主產于沿海地區。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或煅用。 【別名】 文蛤、青蛤。 【性味】 苦、咸,寒。 【功效】 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 參考本章浮海石條目。 【用法用量】 水煎服,15~20g。用于甲亢時,多為生用。 【臨床評價】 海蛤殼與浮海石都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的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而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熱凝結者。所不同者,海蛤殼清熱化痰之力較強,適于痰火較盛者(主要表現為怕熱,口干口苦,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浮海石則化痰散結之力較強,適于痰凝堅固者(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而質韌,喉中有痰或異物感,舌紅,苔黃或白黃而稍膩,脈滑)。 浙貝母 【來源】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貝母的地下鱗莖。主產于浙江,其次是江蘇、安徽等地。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 【別名】 象貝。 【性味】 苦,寒。 藥用,均為生用。 【功效】 清痰火,散痰結。 【主治】 (1)甲亢患者見有甲狀腺腫大,用手捫之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結節,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邊界清楚,表面光滑,質地柔韌,無壓痛,隨吞咽上下移動,可伴有凸眼,心煩失眠,焦慮不安,手顫,舌紅,苔黃,脈滑數等屬于痰火凝結,治宜清痰火,散痰結者,可用浙貝母10g,配伍玄參12g,海蛤殼15g,皂角刺6g,黃藥子10g,麥冬15g,鱉甲30g,水煎服。每天一劑,5~7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F多用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多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腺瘤等見有上癥屬于痰火凝結者。 (2)甲亢患者見有發熱(多為中度發熱),咽喉痛或頸前區疼痛,咳嗽痰黃粘稠,甲狀腺腫大,并有明顯壓痛,伴心悸,出汗,手顫,舌紅,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等屬于上焦痰熱壅盛,治宜清熱化痰,輔于疏散風熱者,可用浙貝母10g,配伍連翹10g,野菊花12g,桔梗10g,魚腥草15g,夏枯草15g,生甘草5g,水煎服。3~5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再服一個療程?,F多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并發甲亢見有上癥屬于上焦痰熱壅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8~10g。 【使用注意 (1)不宜與烏頭(川烏、草烏)同用。原因是貝母反烏頭。 (2)若無浙貝母,可用川貝母代替。兩者都有清熱散結作用,但浙貝母較優。 【臨床評價】 (1)浙貝母擅于清痰火,散痰結,對于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火凝結者,有較好的療效。但痰火凝結之甲狀腺腫大,其消散過程很慢,因此,需服藥2~3個療程,甚或更長。但是,對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并發甲亢,雖然都可見甲狀腺腫大,浙貝母對其治療的效果卻很快。 (2)浙貝母與山慈姑都有清痰火、散痰結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見有甲狀腺腫大屬于痰火凝結者;山慈姑尚能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療效較強較快,但有小毒,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黃藥子 【來源】 為薯蕷科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黃獨的干燥塊莖。主產于湖北、湖南、江蘇等地,作為藥用,主要是生用。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效】 化痰軟堅,散結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 (1)甲亢患者見有怕熱,多汗,可有低燒(38℃以下),煩躁易怒,口苦尿黃,甲狀腺腫大,用手捫之可捫及單個或多個結節,質韌,隨吞咽上下移動,舌紅苔黃,脈弦數等屬于痰火蘊結,正邪俱實,治宜化痰軟堅,清火解毒,散結消腫者,可用黃藥子10g,配伍浙貝母10g,夏枯草12g,玄參12g,貓爪草12g,生牡蠣30g,莪術10g,雞內金12g,水煎服。每天一劑,5~7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2~3個療程?,F 多用于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又稱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毒性腺瘤(又稱為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腺瘤)等屬于痰火蘊結,正邪俱實者。 (2)甲亢患者出現發熱(輕中度發熱),咽喉痛,全身不適,伴心悸、手抖、多汗、消瘦,甲狀腺腫痛,并有觸痛,吞咽、轉動頸部時疼痛加劇,舌紅苔白薄,脈浮數等屬于熱毒壅結少陽經,治宜清熱解毒,祛風消腫者,可用黃藥子10g,配伍連翹10g,野菊花12g,夏枯草12g,柴胡10g,黃芩10g,防風10g,水煎服。每天一劑,3~4劑為一療程。如有療效,可服1~2個療程?,F有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合并甲亢屬于熱毒壅結少陽經者。對于服用過量甲狀腺片而出現上癥被診為醫源性甲亢,屬于熱毒壅結少陽經者,亦可用上方治之。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15g;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 (1)本品苦寒,脾腎虛寒者慎用。 (2)本品有小毒,不宜過量。過量可出現口舌燒灼感,流涎,惡心嘔吐,腹痛泄瀉等消化道反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等癥。 (3)本品對肝臟有輕度損害,服用超過1個月者,須檢查肝功能。 【臨床評價】 (1)黃藥子化痰軟堅,散結消腫,以及清熱解毒之力較強勁,對于甲亢(特別是甲亢見有甲狀腺結節)屬于痰火蘊結或熱毒壅結者,其療效可靠,可作為主藥使用。但本品苦寒,對于甲亢(不管有無甲狀腺腫大)屬于寒痰蘊結或脾腎陽虛或氣血虛弱者,均不宜用。 (2)黃藥子含有較多的碘,因此,含碘較多的黃藥子可否用于甲亢的治療,近幾年來有很多爭議。作者認為,黃藥子可用于甲亢,但只宜于痰火(或熱毒)蘊結型者,對寒痰蘊結或脾腎陽虛,或氣血虛弱者,不宜用;此藥不宜久服,一般不能超過一個月。 (3)黃藥子不宜久服的原因有二:一是黃藥子有一定毒性;二是根據臨床觀察,黃藥子對甲亢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但中、遠期療效不理想。
5,中草藥治了甲亢的方子有哪些
生牡蠣20克,昆布25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當歸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6,得了甲亢吃什么中藥好
吃什么中藥都不好 因為中藥根本就治不了甲亢 別被騙了 去國家正規醫院吧。。。。具體什么中藥我不清楚,但是我表姐就是吃中藥治好的,好像是在北京的一家醫院,名字忘記了,我可以告訴那里的電話,你去問問吧,前幾位是伍七四二,后幾位是零九九一,別忘了加北京的區號零一零,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中藥黃藥子是治療甲狀腺囊腫和甲亢的卓效藥,治療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瘤約需要2-3個月多可恢復正常。但對甲亢患者,不可用海藻,昆布,海帶之類含碘多的藥物,因為碘雖然可暫時抑制甲狀腺激素的釋放,使甲亢癥狀減輕,但當這種抑制作用減退或消失,甲狀腺激素大量合成或釋放,可致使病情反復并加重,纏綿難愈。更重要的是甲亢病人雖多合并甲狀腺腫大,不過其病機多為陰虛陽亢,或氣郁化火,與單純甲狀腺腫大,故甲亢雖以黃藥子為主藥,必伍以大劑滋陰降火藥,再加活血化瘀,理氣解郁之品,始克奏功。赤芍,白芍,玄參各12克 麥冬20克 生地,生牡蠣(先煎),夏枯草各30克 黃連,香附各6克 丹皮,桃仁各10克 黃藥子,太子參各15克 生黃芪,丹參各18克(女性加益母草18克)癥狀減輕后原方加僵蠶,浙貝,連翹,蒺藜各10克。注意:目前市售黃藥子品種較混亂,本方以黃獨為正品。您好,這要根據甲亢的癥狀和化驗結果決定治療方案.輕度的多可以通過藥物得到控制;中度以上一般多需要手術或放射碘治療才能得到控制,否則不及時治療,可能使多個器官受累(如突眼,心肌勞累表現為心律失?;蛐奶涌斓?神經和內分泌也會有影響).另外不同的年齡段的治療原則也有不同.因此建議到正規醫院檢查和系統治療.中藥治不了甲亢 別看網上廣告吹得兇 什么平衡療法 介入療法 還有什么偏方等等 這些都是騙人 千瓦別上當受騙 去正規國家三甲醫院吧。。。目前治療甲亢就3種方法:1.西藥 2.手術 3.碘131 不同的病人適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具體聽醫生的建議.
7,治療甲亢的常用中藥有哪些
有,需要辨證治療,建議去當地找中醫診治。 1.肝經實火型: 主證:癭腫眼突,心悸心煩,性急易怒,面部烘熱,怕熱多汗,口苦目赤,肢 體振顫,口渴多飲,多是消瘦,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軟堅散結 2.陰虛火旺型: 主證:癭腫眼突,面紅潮熱,五心煩熱,心煩心悸,性情急躁,身熱出汗,口 干咽燥,消瘦乏力,失眠多夢,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軟堅散結: 3.氣陰兩虛型 主證:癭腫眼突,體形消瘦,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心悸怔仲,怕熱自汗,失 眠健忘,月經不調,舌紅或淡紅,苔少或薄黃,脈細數。 治法:益氣養陽,軟堅散結; 4.肝郁脾虛型: 主證:癭腫眼突,精神抑郁,胸悶肋脹,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月經稀少,或 閉經,雙手細顫,舌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5.陽亢風動型 主證:癭腫眼突,心悸而煩,怕熱多汗,口干喜飲,形體消瘦,急躁易怒,頭 暈目眩,神則頭痛,雙手顫動,舌質紅,苔少,脈弦細數而有力。 治法:育陰潛陽,平肝熄風甲亢通常會導致人的情緒改變,緊張、暴躁、易怒、失眠等癥狀,嚴重的情況還會有憂慮癥、精神失常等。而且反射神經很敏感,肌肉反射變得亢奮,身體發熱,手心出汗?;颊咄秤笤?,但是身體的消耗更大所以體重會消瘦,消瘦后四肢會變得無力,疲憊。甲亢患者最明顯的就是甲狀腺腫大和眼睛突出。甲亢飲具有調肝理氣、扶脾健胃、活血散結、養陰清虛熱、補充人體元氣、改善機體氣血功能、調節人體免疫力的定型中藥,根據病邪性質和病位,以及氣血、臟腑功能失調的不同情況而采用不同的和解之法。將復雜的甲狀腺證候 和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歸于平復。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內過氧化物酶,從而阻礙吸聚到甲狀腺內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聯,阻礙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的合成。降低血循環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使抑制性T細胞功能恢復正常。中醫將本病歸于“癭瘤”范疇,其發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體陰虧,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陰失斂。在此基礎上,復遭情志失調,精神創傷?!吨T病源候論癭候》說:“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說明中醫早就認識到情緒和精神因素對甲亢發生的影響。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氣郁化火,若原來體質就肝腎陰虧,則更易煉液成痰,壅滯經絡,結于項下而成癭。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治療以中西醫結合治療。 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治療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避免情緒影響。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治療甲亢的中成藥較多,是臨床醫生從不同角度對本病治療的經驗總結,對甲亢的治療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摘錄如下:(來源:甲亢之友:中國甲亢病權威網站) 1.復方甲亢膏 適應癥:輕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對硫脲類藥物過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細胞減少,不能使用抗甲狀腺藥物者;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緩解后的鞏固治療。 2.復方甲亢寧片 適應證:主要用于甲亢肝陽上亢、氣陰兩虛型患者。 3 甲亢丸 適應證:因內傷七情,憂思惱怒,日久釀成痰氣郁結的癭瘤。 4 昆明山海棠片 5 甲亢靈片 適應證:甲亢陰虛陽亢型。甲亢建議采取中西醫結合免疫介入治療,中醫治本,西醫治標,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直接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重建人體免疫系統的穩定性。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