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中藥麻黃的功效是什么2,中藥材麻黃3,什么是麻黃4,中藥麻黃的功效與主治5,麻黃的功效和作用6,麻黃是什么7,中藥麻黃的作用8,麻黃的中藥用途9,中藥灸麻黃是干什么的中藥麻黃的功效是什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破血逐……
本文目錄一覽
1,中藥麻黃的功效是什么
破血逐淤等功效??捎糜诜e聚、血淤經閉,跌打損傷等
2,中藥材麻黃
麻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干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其性溫,味辛、微苦,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等病癥。中藥材麻黃的知識都有哪些呢?不急,下面有準備精心為你準備的中藥材麻黃的知識,就讓我帶你一一講解吧! 中藥材麻黃:形態特征 草本狀灌木: 草本狀灌木,高20-40厘米;木質莖短或成匍匐狀,小枝直伸或微曲, 表面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間長2.5-5.5厘米,多為3-4厘米,徑約2毫米。葉2裂,鞘占全長1/3-2/3,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 雄球花: 雄球花多成復穗狀,常具總梗,苞片通常4對,雄蕊7-8,花絲合生,稀先端稍分離;雌球花單生,在幼枝上頂生,在老枝上腋生,常在成熟過程中基部有梗抽出,使雌球花呈側枝頂生狀,卵圓形或矩圓狀卵圓形,苞片4對,下部3對合生部分占1/4-1/3,最上一對合生部分達1/2以上;雌花2,胚珠的珠被管長l毫米或稍長,直立或先端微彎,管口隙裂窄長,約占全長的1/4-1/2,裂口邊緣不整齊,常被少數毛茸。 雌球花: 雌球花成熟時肉質紅色,矩圓狀卵圓形或近于圓球形,長約8毫米 ,徑6-7毫米;種子通常2粒,包于苞片內,不露出或與苞片等長,黑紅色或、灰褐色,三角狀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長5-6毫米,徑2.5-3.5毫米,表面具細皺紋,種臍明顯,半圓形?;ㄆ?-6月,種子8-9月成熟。 中藥材麻黃:生長習性 分布習性 習見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處,常組成大面積的單純群落。 麻黃果實 溫度影響麻黃的地理分布。從麻黃的分布范圍看。麻黃可在-31.6-42.6°C的 極端氣溫條件下生存。兼有耐熱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極端生境條件下具有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麻黃的正常生長發育仍要求有較高的氣溫。且在年平均氣溫6.0-7.0°C的溫度氣候區域內麻黃分布廣、數量多,形成優勢群叢;在年平均氣溫4.3-6.0°C的區域內,麻黃生長發育正常,并隨著年平均氣溫降低麻黃數量減少。至-1.61-4.2°C的區域內鮮有麻黃分布。 麻黃分布在濕度低水分較少的地區。麻黃的地理分布,隨著年降水量的增多而減少。如在降水量為300-340mm的區域內,濕潤度在0.38以下,麻黃集中分布,是最適合的生長環境。而在降水量為400-500mm、年濕潤度為0.6-0.8的區域內,幾乎沒有麻黃分布。當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大,草地植被形成低地草甸草原時,麻黃即完全消失。 適應環境 麻黃適宜在沙質性土壤中生長。土壤與麻黃的分布和生長關系密切,表土0-20cm的土壤基質層對麻黃水平根的分布發育尤其重要。在以風沙土為主的沙質灰鋁土干草原區內,麻黃分布廣泛,特別是上層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時。pH在8左右,麻黃生長良好。而在以栗鈣土為主的低山丘陵干草原區,麻黃只有零星分布。在以棕壤為主的山地草甸草原區幾乎沒有麻黃分布。此外,麻黃不宜在低洼地和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新土中生長,這與其根蘗型的生物學特性有關。 中藥材麻黃:藥用價值 為重要的藥用植物,生物堿含量豐富,僅次于木賊麻黃。木質莖少,易加工提煉;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處,故易于采收,因此在藥用上所用的數量往往較木賊麻黃為多,為我國提制麻黃堿的主要植物。 麻黃功效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草麻黃 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藥理作用 麻黃揮發油有發汗作用,麻黃堿能使處于高溫環境下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 麻黃揮發油乳劑有解熱作用。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均有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偽麻黃堿有明顯的利尿作用。麻黃堿能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引起興奮、失眠、不安。 揮發油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7] 黃堿能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引起興奮、失眠、不安。 揮發油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7] 植物 文化 有個挖藥的老人,無兒無女,收了一個徒弟。誰想,這個徒弟很是狂妄, 干麻黃,可用來做藥材 才學會一點皮毛,就看不起師傅了。有的時候,賣藥的錢也不交給師傅,自己偷偷花掉。師傅傷透了心,就對徒弟說:“你翅膀硬了,另立門戶吧?!蓖降艿節M不在乎:“行啊!”師傅不放心地說:“不過,有一種藥,你不能隨便賣給人吃?!薄 笆裁此?”“無葉草?!薄霸趺蠢?”“這種草的根和莖用處不同;發汗用莖,止汗用根,一朝弄錯,就會死人!記住了嗎?”“記住了?!薄澳惚骋槐??!?徒弟張口就背了一遍,不過,他背時有口無心,壓根兒也沒用腦子想。 從此,師徒分手,各自賣藥。師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膽子更大了,雖然認識的藥不多,卻什么病都敢治。沒過幾天,就讓他用無葉草治死了一個。死者家屬哪肯善罷甘休,當時就抓住他去見縣官??h官問道:“你是跟誰學的?”徒弟只好說出師傅的名字。 縣官命人把師傅找來,說:“你是怎么教的?讓他把人治死了!”師傅說:“小人無罪?!薄霸趺茨苷f你無罪?”“關于無葉草,我清清楚楚地教過他幾句口訣 ?!笨h官聽了,就問徒弟:“你還記得嗎?背出來我聽聽?!蓖降鼙车溃骸鞍l汗用莖,止汗用根,一朝弄錯,就會死人?!笨h官又問:“病人有汗無汗?”徒弟答道:“渾身出虛汗?!薄澳阌玫氖裁此?”“無葉草的莖?!笨h官大怒:“簡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虛汗還用發汗的藥,能不死人?”說罷,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獄。師傅沒事,當堂釋放。 徒弟在獄中過了三年,這才變得老實了。他找到師傅認了錯兒,表示痛改前非。師傅見他有了轉變,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傳授醫道。打這兒起,徒弟再用“無葉草”時就十分小心了。因為這種草給他闖過大禍惹過麻煩,就起名叫作“麻煩草”,后來又因為這草的根是黃色的,才又改叫“麻黃”。

3,什么是麻黃
中藥麻黃是麻黃科植物的干燥草質莖,是秋末采收,陰干切段。 性味是:辛、微苦,溫。功效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被稱為“發汗解表第一藥”。我想你說的老百姓口中講的水中的馬蜩,應該是說那種會吸血的螞蝗吧!中醫也叫水蛭,性味是:咸、苦,平;有小毒。功效是:破血逐淤等功效??捎糜诜e聚、血淤經閉,跌打損傷等。麻黃草 辛溫解表的第一味藥。 麻黃草湯歌:麻黃辛苦溫,解表治頭疼,發汗利水腫,宣肺喘咳平, 千山釜中醫世家《郭金彪》
4,中藥麻黃的功效與主治
麻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可以治療發汗、哮喘等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中藥麻黃有哪些功效吧。 01 主要治療: 麻黃可以用來治療風寒發汗、哮喘、頭痛、失眠等多種疾病,還可以驅寒等作用。一般是和其他藥材配合使用。 02 使用方法 麻黃不是直接食用的,一般是把麻黃和其他藥材放在鍋里,再入適量的水煎熟再飲用。 03 驅寒作用 麻黃還被稱為“發汗驅寒第一藥材”,如果患有風寒的話,可以喝點麻黃湯,能夠改善癥狀。 04 治療水腫 麻黃還具有治療水腫的作用,對于患有水腫癥狀的人可以喝些麻黃湯,能夠改善水腫癥狀。
5,麻黃的功效和作用
解表、散寒、平喘。多用于風寒感冒,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等解表、散寒、平喘、多用、于風寒感冒湯劑、(丸散)、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麻黃 別稱:龍沙、狗骨、卑相、卑鹽中藥麻黃:味辛、微苦,性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中藥麻黃: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胸悶喘咳,支氣管哮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麻黃根:治自汗,盜汗。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 1. 發汗解表 2. 宣肺平喘 3. 利水消腫 4. 散陰疽,消癥結。由于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藥中。
6,麻黃是什么
麻黃是草本植物,莖、根曬干后入藥,是常用中草藥,提取生物堿、偽麻黃堿等成分可制成中成藥或復方制劑。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作用,臨床上常用它治療風寒感冒、哮喘、風水水腫等疾病。一、什么是麻黃
麻黃是一種草本植物,屬于麻黃藤綱,麻黃科。莖和根以入藥,秋季把綠色草質莖收割、曬干后,制成麻黃中藥。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作用。這種中藥中含豐富生物堿、偽麻黃堿,提取成分可制成中成藥或復方制劑。
二、麻黃適應癥
1.風寒感冒
因麻黃性溫散寒,起到辛溫解表作用,若外感風寒出現發燒、頭痛、不出汗等風寒感冒癥狀時,可應用麻黃治療。
2.哮喘
中醫認為麻黃入肺經,可宣降肺氣、止咳平喘;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麻黃堿提取成分可促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緩解?;枷膊r,應用麻黃或麻黃堿提取成分制成中成藥,治療效果較好。
3.風水水腫
麻黃可宣散濕邪、利尿消腫,因風邪侵體,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癥狀時也可應用麻黃治療。
7,中藥麻黃的作用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陰疽,消癥結。【處方名】麻黃,策敦木 【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常用量】 成人0.5-3錢。牛馬:05-1.5兩。豬羊:0.4-0.6兩。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藥,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8,麻黃的中藥用途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簡單點。發散風寒【處方名】麻黃,策敦木 【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常用量】 成人0.5-3錢。牛馬:05-1.5兩。豬羊:0.4-0.6兩。 【應用】 1. 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干姜、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于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藥,本品發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腫,常與生姜、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藥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9,中藥灸麻黃是干什么的
灸麻黃j就是加蜜炮制后的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灸麻黃就是麻黃用蜜制了一下。 宣肺平喘、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中藥專業中有中藥炮制學這一門課程,是將中藥中有的一些中藥經過一些加工之后其性味歸經和藥效會有一些改變,像麻黃的功效是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 《勐辄S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辄S的功效比較強烈,在炮制之后會藥效比較緩和,所以會有加工?! ∧靼琢藛??不明白的話還可以追問哦??!炙麻黃是麻黃經過燒炙加工后的藥材,本源也是麻黃,只不過要比麻黃更加性溫,除了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外還有溫中健脾的功效。很適合風寒感冒恢復期來修復正氣。 不過內熱或陰虛之人不可服用炙麻黃。 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炙麻黃 1、用于風寒表證。本品辛溫升散之性較強,能開泄腠理、透發毛竅,以外散侵襲肌表的風寒邪氣。在發散風寒藥中,其發汗作用最強,為重要的發汗解表藥。宜用于風寒外郁,腠理閉密無汗的外感風寒表實證。治療此證,麻黃與桂枝相須為用,更能增強發汗、散寒以解表之力。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對風寒表實而有喘逆咳嗽者,尤為適宜,如《傷寒論》麻黃湯。本品亦可與其他發散風寒藥同用,如《和劑局方》十神湯,其與紫蘇等藥配伍。 2、用于喘咳證。本品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開皮毛的郁閉,以使肺氣宣暢;內降上逆之氣,以復肺司肅降之常,故善平喘,為主治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藥為輔助。對于風寒外束,肺夫宣降之喘急咳逆,最宜使用本品,其發散風寒與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針對該證的病因病理,如《和劑局方》三拗湯。對肺熱壅盛而肺氣上逆之喘咳,本品仍可宣降肺氣以收平喘之劑,如《傷寒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喘咳而痰多者,尚須配伍化痰之藥,如《攝生眾妙方》定喘湯,其與款冬花、半夏、蘇子等同用。 3、用于水腫。本品利尿退腫,可用于水腫小便不利之證。因其上宣肺氣、發汗解表,可使肌膚的水濕從毛竅外散,并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水腫初起,而有表證者?!督饏T要略》甘草麻黃湯,其與甘草同用,即可獲效。如再配伍其他發汗解表藥和利水退腫藥,則療效更佳,如《金匱要略》越婢加術湯,其與生姜、白術等同用。 此外,本品發散風寒的作用,還可以治療風寒所致瘡疹或皮膚瘙癢,鼻淵(鼻竇炎)、鼻窒(慢性鼻炎)之鼻塞不通或流涕不止。其散寒通滯之效,尚可用于風寒痹痛及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等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生用發汗力較強,宜用于外有風寒之證;蜜炙麻黃長于平喘,宜用于喘咳(尤其是肺熱喘咳)證;麻黃絨作用較為緩和,宜用于小兒、老人及體弱者。 【使用注意】虛喘、高血壓及失眠患者慎用。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炙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內容整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微信{chihuoyunnan}刪除,{因為內容來自網絡}凡涉及中藥秘方或者處方,需要請專業醫生驗證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亂用,本內容只是整理自網絡的參考信息】